茶葉加工過程
「毛茶」,必須經(jīng)過「精制」
過程 (一) 篩分
精制包括「篩分」,將茶「篩分」成大小不同的等堆;
過程 (二) 剪切
「剪切」,太大的切小;
過程 (三) 拔梗
「拔!,將茶枝挑出;
過程 (四) 整形
「整形」,使外形更符合要求;
過程 (五) 覆火
「覆火」,再次干燥;
過程 (六) 風(fēng)選
「風(fēng)選」,用風(fēng)把細(xì)末、粗片、雜物吹離。
過程 (七) 回潮、再次覆火
初次干燥制成的茶,茶性未能穩(wěn)定,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如十天左右)的存放,并利用這段時間從事「精制」,讓茶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即所謂的回潮),隨后再次覆火,茶性才會穩(wěn)定下來,所以說精制不只是美容而已。
過程 (八) 熏花
茶已制成,但為使其多樣化,可以從事些「加工」。先說「熏花」:如果您想讓制成的茶多一份其它的香氣,如茉莉花香,那就采些新鮮的茉莉花與制成的茶拌在一起,茶很會吸收別的氣味,經(jīng)過八小時左右,就會吸足花的香,而成茉莉花茶,但同時也受了潮,所以要再覆火一次。熏花只是將花與茶拌在一起,無需加溫。
過程 (九) 烘焙
制成的茶如果想讓它有股「火香」,那就拿來從事「烘焙」,這是加工的第二種類型,就像烤面包一樣地用「高溫」來烘烤,焙得愈重,我們就說它愈「熟」,否則就說它「生」。所謂焙得重,是指焙的時間長或溫度高,或兩者兼具。
怎么知道茶的「焙火 」是「熟」還是「生」呢?這可以從茶干與茶湯顏色的「亮度」得知。焙火 愈重,顏色愈暗,焙火 愈輕,顏色愈亮。我們前面也曾說過:發(fā)酵愈重,顏色愈紅,現(xiàn)在說的是「焙火 」,焙火 愈重,顏色愈深。所以看一杯茶的紅綠程度可以知其發(fā)酵,看一杯茶的明暗程度可以知其焙火 。
焙火 重的茶,喝來感覺比較溫暖;焙火 輕的茶,喝來感覺比較生冷,所以如果您覺得自己的身體最近比較「寒」,那就喝比較「熟」的茶;如果覺得比較「燥」,就喝比較「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