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邊云霧茶|四川名茶
步緊縮,茶把稍放平,進行“趕條”。待茶條稍緊直,互不相粘時,即用手 “理條”(掌心向下,拇指與食指稍張開成“八”字形,其余三指與食指并攏,稍向內彎曲,成抓東西的虎口狀。抓起鍋中部分茶葉稍握緊,以抓滿手心為宜。然后于鍋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勁,將手中部分茶葉從“虎口”甩出,撒開拋到茶鍋上沿,茶條則順斜鍋自然滾回鍋心),如此反復進行,逐漸形成緊細、圓直、光潤的外形。全部過程的操作歷時約(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時,立即清掃出鍋,攤在簸箕上。
將熟鍋陸續(xù)出來的4~5鍋茶葉作為一烘,均勻攤開,厚度以2cm為宜,選用優(yōu)質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火溫宜(90~100)℃。根據火溫大小,每(5~8)min 輕輕翻動一次,經(20~25)min,待茶條定型,手抓茶條,稍感戳手,含水量為15% 左右,即可下炕。
初烘后的茶葉,置于室內及時攤涼在大簸箕內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復烘。
將攤涼后的茶葉再均勻攤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為宜),輕輕于茶炕上(火溫以(60~65)℃為宜),每烘攤葉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輕翻拌一次。待茶條固定,用手揉茶葉即成粉末樣,方可下炕,復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復烘后的毛茶攤放在工作臺上,將茶葉中的黃片、老枝梗及非茶類夾雜物剔出,然后進行分級。
茶葉進一步干燥,達到含水量 6% 以下。厚度宜(5~6)cm,溫度60℃ 左右,每烘攤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葉有熱感即翻烘一次。經30min左右,待茶香顯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級、分批攤放于大簸箕,適當攤涼后及時裝進潔凈專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溫、衛(wèi)生的室內。
品牌來歷
馬邊茶內質西南第一,但過去因為沒有自主品牌而一直作為龍井、碧螺春等名茶的原料,因而效益極低。 這讓在馬邊從事茶葉種植和加工三十幾年的老鄧很是苦惱。“為什么我們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產的茶葉就只能作為別人的原料,別人轉一下手就能賣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 這也讓他大學畢業(yè)后在成都做馬邊茶葉銷售的兒子覺得很困惑。于是兩父子萌生了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綠茶品種并將其推向全國甚至世界市場的想法。
三年試驗和全國茶葉市場上的探索
萌生這種想法之后,兩父子便開始了艱辛的市場考察和加工試驗!2008年到2010這三年的時間里老鄧在馬邊自己的茶廠里用不同的鮮葉制作不同品種的茶葉:炒青、烘青、半烘炒、扁形、針形、卷曲、直條、傳統(tǒng)提香、炭火烘焙、遠紅外提香......
而小鄧則跑遍了全國各大茶葉市場和茶葉展會了解市場行情和各地茶葉工藝。從成都大西南茶城到西安茶葉市場,北京馬連道茶城到上海天山茶城、大寧國際茶城......從西博會到鄭州國際茶博會,廈門茶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