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歷史源流及制作演變(下)
普洱 茶歷史的中斷進入20世紀,隨封建皇朝統(tǒng)治的滅亡,貢茶已不復存在,普洱 茶也從昔日的王公貴族堂上客回到平常百姓家,成為供應市場的大宗貨品,這一時期,普洱 茶經過多年的傳承發(fā)展,加工方法日臻完善,柴萼在《梵天廬叢錄》(公元1925年)中記敘:“普洱 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團裹的大宗茶”。
1939年,李拂一所著《佛海茶業(yè)概況》,文中詳細記敘當時佛海地區(qū)制茶的情況:佛海茶葉制法,計分初制、再制兩次手續(xù)。土民及茶農將茶葉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復搓揉成茶,曬干或晾干即得,是為初制茶;蛄阈菗胧袌鍪圪u,或分別品質裝入竹籃。入籃須得濕以少許水分,以防齏脆。竹籃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稱飯筍葉)。一人立籃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搗壓使其盡之緊密,是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發(fā)酵,任其蒸發(fā)自行干燥。所以遵綠茶方法制造之普洱 茶葉,其結果反變?yōu)椴灰?guī)則發(fā)酵之暗褐色紅茶矣。此項初制之茶葉,通稱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別品質,現(xiàn)加工成“圓茶”、“磚茶”或“緊茶”,另行包裝一過,然后輸送出口,是為“再制茶”。
同文記載的另一種“緊茶”,依外形不同,后世稱為人頭茶或牛心茶,屬“散茶”的再加工茶,制法繁復,令印度難以假冒:緊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蓋”。黑條者再包于二蓋之外曰“高品”。……“高品”須先一日濕以相當之水分曰“潮茶”。經過一夜于是再行發(fā)酵。成團之后,因水分尚多,又發(fā)酵一次,是為第三次之發(fā)酵。數日之后,表里皆發(fā)生一種黃霉。藏入自言黃霉之茶最佳。……印度茶業(yè)總會,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獲藏人之歡迎。這或者即是“緊茶”之所以為“緊茶”之唯一秘訣也。
李拂一記敘的佛海(今勐海)地區(qū)這種茶葉加工方法,已不同于清代細嫩貢茶的加工,茶葉在完成初制后,有多次刻意人工發(fā)酵的行為,散茶葉底為“不規(guī)則發(fā)酵之暗褐色紅茶”,與貢茶中同為散茶的毛尖的“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截然不同,品質亦與普通曬青茶差異甚大。
云南省茶葉研究所于50年代調查傣族曬青毛茶制法時發(fā)現(xiàn),這種傳統(tǒng)曬青毛茶制法仍為許多滇南地區(qū)的少數民族所使用。是云南茶品“發(fā)酵”制法的早期形式,雖未完善,但已初具形態(tài),可視為后世發(fā)水茶及普洱 熟茶的雛形。
另據《云南文史資料選輯》中馬澤如口述“原信昌商號經營泰國、緬甸、老撾邊境商業(yè)始末”一文載:江城一帶產茶,但以易武所產較好,這一帶的茶制好后,存放幾年味道更濃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的,出口行銷香港、越南的,大多是這種陳茶。因為一方面經泡,泡過數開仍然有色有香;另方面又極易解渴,且有散熱作用;所以香港一般工人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