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洱茶”原產(chǎn)地正本清源——讀《普洱茶記》有感
用云南茶葉的藏族亦稱茶為“ja”……從語言學的角度,我們不難看出:茶始于西雙版納,而后逐漸散射四周各民族,進而沿長江向整個中原地區(qū)傳播,并通過諸多渠道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了底蘊豐厚、燦爛輝煌的中華茶學史和中華茶文化史。
平陽老弟在親自考察西雙版納諸茶山后指出:作為追本溯源的不朽的典證,茶葉工作者們曾在云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南糯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株樹齡長達800余年的栽培型“茶王樹”,同時,又在該縣巴達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一株樹齡長達1700余年的野生“茶王樹”。這些驚人的發(fā)現(xiàn),不僅否決了原流行于世的“茶生于印度”的虛妄之說,而且還讓一批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茶的信徒,絡繹不絕地涌向了勐海,“朝拜茶王”也因此成了西雙版納的又一文化景觀。
《普洱 茶記》還從從科學的角度提出:茶樹,在植物學上屬茶科,共約23屬380余種,其中云南就占了260余種,并且主要就集中在西雙版納一帶。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xiàn)象呢?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在第四紀冰川掃虜?shù)厍蛑参锏膸状未鬄碾y中,云南南部很多地方幸免于難,而西雙版納就是其一;第二,西雙版納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候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型,有著豐富的熱量和充沛的雨水,且無嚴寒酷暑,無霜,全年多霧,相對濕度大,光、熱、水、土的綜合效應,為茶樹的繁衍生長提供了十分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诖,西雙版納得以成為中國茶葉生產(chǎn)的主要產(chǎn)地 ,而產(chǎn)于此的“普洱 茶”,也因此成了中華茶品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
據(jù)有關資料記載,早在三國前,西雙版納就有大量的野生茶樹分布,在布朗族的先民古濮人中就有種植的歷史和飲茶的習慣,并且有以商品的形式對外地貿(mào)易,推算歷史,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到了晉時逐漸發(fā)展壯大,到了唐宋時,易武、象明一帶的大量野生茶園得到進一步改造,逐漸形成了山山有茶園,處處有人家的局面,此時西雙版納茶葉商品基地已基本形成,易武更成為當時“滇南五城”中的“利潤城”,這充分說明版納茶葉在唐宋時已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并形成了歷史上的第一個茶葉種植和商貿(mào)的鼎盛時期。明代隆慶年間,古六大茶山地區(qū)在行政區(qū)劃上被歸為12版納之一——“茶山版納”。明末清初,在石屏一帶流傳著“窮走夷方,極走廣”的說法,致使在石屏一帶的大量平民百姓再次涌入易武、象明一帶開展種茶,使茶葉產(chǎn)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到了近代,隨著勐海茶業(yè)的勃興以及“新六大茶山”走入人們視野,西雙版納出產(chǎn)的普洱 茶更加名重天下,長盛不衰。
《滇海虞衡志》中曾談到,“昔洱六大茶山,相距不遠,以易武為中心集散。”產(chǎn)量最大的易武茶山,在清朝光緒年間,是江北六大茶山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葉的生產(chǎn)、加工和集散地。一時間,各種商號、茶莊、店鋪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