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烏龍茶的基本定義
在臺灣,臺灣烏龍茶指的是除了是半發(fā)酵外,必須是用烏龍的品種(如青心烏龍大有烏龍等)所做出來的茶而其它的則用其茶樹的品種來稱呼,如金宣翠等,較有名氣的茶則會加上地方名字,如大家所熟悉的凍頂烏龍茶.
凍頂指的是臺灣南投縣鹿谷鄉(xiāng)彰維村的凍頂巷,而現在已擴大大到永隆村鳳凰村等三個村所生產制作的烏龍茶,故都稱為凍頂烏龍茶除此之外,某些高山茶區(qū)也會將山名加在前面,如玉山烏龍茶等,或直接說成高山烏龍茶如果一般單寫成高山茶時,則也是指烏龍茶品種的意思如果是其它品種,那么就會有不同的稱呼,如阿里山金萱茶東眼山鐵觀音等因為在臺灣所種植的茶類中,大部分都是烏龍茶的品種,高級名茶更是如此因而,久而久之,烏龍茶這個專有名詞便為烏龍品種的茶所取代,而大眾也不以為意,沒有特別地去強調說明.
早在一百多年前,臺灣茶主要是以外銷為主開始時生產烏龍茶還比較粗糙,而后才從福建學習制作包種茶(發(fā)酵較輕)及花茶在臺灣茶外銷鼎盛的時期,烏龍茶因為不斷地改進改良,而深受歐美人士喜愛尤其是英國皇室特別推崇,從此就有了東方美人的贊譽此時期的烏龍茶發(fā)酵較高,帶有特殊的蜂蜜滋味,以現在的茶來說,是屬于白毫烏龍這類的茶但在當時是使用臺灣烏龍茶這個稱呼的,與現在市面上所稱的烏龍茶不是一樣的茶.
現按照臺灣茶葉主管單位說法,臺灣茶是依照茶葉制作的方法來分為包種茶和烏龍茶兩大類而包種茶又依其做法及茶葉形狀的不同分為條型包種茶(如文山包種茶)半球型包種茶(如凍頂烏龍茶)及球型包種茶(如鐵觀音)三種烏龍茶指的就是重發(fā)酵的白毫烏龍,所以在一些早期有關茶葉的文章及書籍中,有這樣的稱呼及記載所以,現在烏龍茶這個名稱在臺灣代表的意思很多,不像大陸表示得那么清楚.
當然,這也成了讓很多愛茶的人深感遺憾及困惑的問題例如:文山包種茶,說它是包種茶也對,說它是屬于烏龍茶(青茶)也對,它大多是用青心烏龍的品種茶制作的,那為什么不叫烏龍茶而叫包種茶呢?這和臺灣人對茶葉命名的習慣和歷史有關.
早年臺灣雖然有野生茶,但數量有限,且沒有經濟價值后來,幾乎全部由大福建引進的茶苗及種子來栽培,而技術也都是跟福建學習而來的,甚至很多制茶師傅后來直接在臺灣定居所以對臺灣茶的稱呼也和大陸一樣,不論是烏龍茶還是包種茶,都是指某一種制茶的做法但隨著兩岸的相隔及臺灣的制茶技術的進步,后來就逐漸與大陸大不相同了,甚至還有很多新的種產生,如金萱翠玉四季春等,再加上近20多年來,臺灣有很多新興的產茶區(qū),為了推廣自己當地的茶,有很多地方也會用自己的方法來命名所以同樣是烏龍茶,其命名的方法就更多樣化了!
臺灣烏龍茶的基本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