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初制工藝流程
稍厚,水分散發(fā)較慢,因此,曬青時間較長,曬青程度應稍足。曬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轉暗綠、葉質柔軟、以手持葉梢基部其頂2葉下垂為度。曬后青氣減退,略有清香,減重率7%~10%。曬青程度掌握寧輕勿重,以防死青。曬青適度,將曬青葉2藶并1藶,并輕翻散熱,將葉攤均后移入青間,晾青30~60分鐘,待曬青葉冷卻后開始做青,以防熱悶或紅變。
2.做青
(1)做青特點 做青是搖青與晾青多次反復交替進行的過程。搖青間要求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以溫度21℃~24℃、空氣相對濕度70%~75%為宜。從鐵觀音做青規(guī)律看,搖青轉數要逐次增加,靜置時間要逐次延長,攤葉厚度要逐次增厚,發(fā)酵程度要逐次加深?辞嘧銮嗍侵茶經驗的高度總結,也是品質形成不可或缺的。
(2)手工搖青 用半球形大竹篩,稱“吊篩”。每次投葉5~6千克,可在篩上加一橫杠,用繩索懸掛其中,離地高度以方便操作為準。一人持篩作往復、上下抖動,葉子在篩內跳動翻滾,葉與篩壁或葉與葉之間相互碰撞摩擦,葉緣損傷均勻。
(3)機械搖青 采用電動圓筒搖青機(單筒或雙筒),圓筒直徑80厘米,長150厘米,容葉量30~40千克,轉速28~30轉/分。也有變速的搖青機,轉速6~22轉/分,根據下葉量多少和紅邊程度來調整轉速。
(4)做青判斷 到達做青終點的標準是:青葉花香濃郁,嫩葉葉面背卷或隆起,紅點明顯,葉色黃綠,葉緣紅色鮮艷,葉柄青綠色,呈“青蒂綠腹紅鑲邊”。鐵觀音等中葉種,角質層較厚,應掌握“發(fā)酵中”,即紅邊充足、香氣大起、花香濃郁時炒青,品質最佳;即為做青適度應及時炒青,防止香氣減退和發(fā)酵過度。夏季氣溫高,青葉不宜厚堆,以防發(fā)熱紅變。
3.炒青
炒青以高溫短時、多悶少透、炒熟炒透為原則,為揉捻造型創(chuàng)造條件。鐵觀音揉捻采用熱揉、重壓、快速的方法,至葉初步緊卷成條即可。炒青時,投葉速度與投葉量要均勻,以防炒青不足或過度。以炒熟炒透、不生不焦為原則。炒至葉色轉暗綠,葉張皺卷,手握炒青葉有黏感,葉質柔軟,炒青適度,減重率約30%。
4.揉捻、包揉與烘培 炒青葉經初揉、初焙和初包揉而后足火,在烘焙與包揉交替中完成內含物的非酶性氧化過程。烘焙時,茶條水分漸減,隨包揉的加強逐步塑造鐵觀音特有的外形與內質。
揉后初烘,高溫、快速,使葉受熱,可塑性增強,韌性加大,便于包揉造型。包揉用包揉機,待青葉初步成卷曲狀下機復烘、復包揉,復烘、復包揉可反復多次。復包揉是進一步塑造緊曲外形和提供濕熱條件下的內質轉化的過程,至外形卷曲重實。最后一次包揉后,球包緊扎,使緊結外形得以固定,俗稱“定形”。包揉除有造型作用外,對鐵觀音的香、味與色澤的發(fā)展也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