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茶:如何撬動百億茶產業(yè)?
咸寧青磚茶以其獨特的工藝,成就了奇妙的品質,既是過去的皇家貢品,也一直是邊民的必備,在中東歐國家同樣頗具市場影響。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指引下,我市提出加快打造百億茶產業(yè),助力綠色崛起。那么——
歷久彌香,蓄勢待發(fā)
古樸別致的青磚茶壺、“中國結”圖案的生肖磚茶、象棋巧克力型迷你磚茶……在上月底舉辦的中國國際茶業(yè)暨茶藝博覽會上,咸寧青磚茶特裝展位熱鬧非凡,不少觀眾前來品飲。
曾出席去年赤壁國際茶業(yè)大會的加拿大茶葉協會主席 Louise Roberge女士專程來到展區(qū),邀請眾茶企去北美開拓市場,并表示會將咸寧青磚茶推薦給親朋好友。
4月18日至21日,在貴州省遵義市舉辦的2016年國際茶文化節(jié)暨國際茶葉采購商大會上,趙李橋茶廠、聚興隆茶業(yè)、錦合茶葉、塔峰茶業(yè)、洞莊茶業(yè)等6家茶企作為湖北省的代表受邀組團赴會,展品樣品都被搶購一空。
悠久的歷史,百年的技藝,咸寧青磚茶歷久彌香。“川”字牌、長盛川、生甡川等青磚茶,“火車頭”、“牌坊”牌米磚茶等不僅暢銷內蒙、新疆、西藏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還經俄國恰克圖輸往歐洲各國。
今年4月28日,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ICEC)與咸寧市共同舉辦了中國咸寧·印度茶企交流會,印度茶葉企業(yè)代表及有關人士紛紛出席,雙方將進一步深化茶葉產業(yè)的合作。
3日,記者從市特產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磚茶在國內直銷窗口有100多家,在俄羅斯和蒙古國設立青磚茶銷售公司2家,產品已成功進入當地2000多家超市和銷售網點,其中中亞、中東歐、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也正在開拓籌劃。
一座座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和產業(yè)園拔地而起,一片片標準茶園正在加快創(chuàng)建。如今,咸寧青磚茶蓄勢待發(fā)。
突破瓶頸,理性回歸
在趙李橋茶廠加工車間,一片片茶葉經過高溫消毒裝模壓制,形成一塊塊黑褐色茶磚,質感堅硬,散發(fā)茶香。
去年,湖北省農資集團入股趙李橋茶廠成為第一大股東。趙李橋茶廠適應新形勢,積極開拓廣州、北京、武漢等內銷市場,加快新產品研發(fā),力促公司自身結構調整和產業(yè)升級,不斷增強競爭力。
通過科研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老字號趙李橋茶廠正在煥發(fā)新風采。“全年的訂單已經排滿,力爭銷售1個億。”公司銷售總經理金莉信心十足。
需要指出的是,新形勢下我市青磚茶產業(yè)發(fā)展,也面臨著一些困難與問題。
“咸寧茶園基礎差,目前茶園總良種率61.5%,相比福建等地90%以上的良種茶園率差距巨大。”市農業(y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優(yōu)質青磚茶原料大多從外地收購,2015年老青茶產量2.8萬噸,其中自產原料加工僅1.41萬噸,將近一半的青磚茶原料來自外地。
人才困境也亟待打破。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代表甘多平說,磚茶一套流程70多道工序,出品至少需要1至2年。很多必須靠手工完成,像去渣、挑梗,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