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黃茶尋緣:品味君山銀針、溈山毛尖
去年收到朋友轉(zhuǎn)贈一盒寧鄉(xiāng)溈山茶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出產(chǎn)的精品溈山毛尖,公司地址就在溈山密印寺,想必算是正宗的溈山毛尖了吧。雖然是06年的茶了,但是因為沒開封,保存相當(dāng)好。打開封口,一股帶著楓球和松煙味的醇甜茶香迎面而來,那是松柴烘烤、楓球和黃藤熏煙兩種制作溈山毛尖的特殊工藝所形成的特殊香氣品質(zhì)特征。這種香氣厚樸而沉著,就象黝黑健壯的中年農(nóng)夫,給人憨實可靠的感覺。干茶外形也很樸實,細緊重實、褐綠帶毫,相互勾連著,雖然不是魅力四射的類型,可也有著整齊樸素之美。用玻璃杯上投法沖泡,90度左右水溫,茶葉投入杯中迅速沉落杯底,慢慢吸水舒展,葉底黃綠,自然成朵。茶湯漸漸變濃,橙黃鮮亮,可見銀毫飛舞。滋味厚重醇甜,收斂性強。對照書本上對溈山毛尖的描述,我得到了基本相符的印證,我知道我得到的應(yīng)當(dāng)是一盒正宗而難得的溈山毛尖黃茶。
今年春天偶然的機會,在湖南農(nóng)大讀碩士的好友跟著她的教授來到岳陽君山茶場考察,遇到了最正宗的黃茶君山銀針。臨走的時候沒有忘記我跟她提到過的遺憾,特意找場長要了幾泡帶回來。使我終于可以了償心愿。
捧著這慕名已久且飽含友情的君山銀針,珍惜之情自然一言難盡。這是一泡今年頂級的黃茶君山銀針,出自君山最好的茶園,屬一號品種,嚴(yán)格按標(biāo)準(zhǔn)采摘的明前茶,君山最后一個精通黃茶工藝的老師傅親自制作,因為沒量,屬于非賣品。細看這珍貴的干茶,色澤就非常迷人,翠綠帶黃,緊貼葉背的銀毫折射著燈光,或隱或現(xiàn)。
說是銀針,不如說更象小巧精致的青銅柳葉飛刀——尾部有著小小的柄,頭部帶著細細的小鉤,兩條優(yōu)美的弧線交合成腹刃。又象一把把小小的玉梭,不過它們要織成的不是平面的綢緞,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色、香、味立體的美。忍不住用手指輕輕撮起,一顆顆漏入另一手掌,撲簌有聲地砸在掌心,感受得到它們的芽尖刺著皮膚微微的癢。捧到鼻前,才可以聞到幽幽的茶香。很難形容的香:豆香?栗香?反正是某種種子或者堅果的香氣,不象通常的烘炒出來的香,非常明朗陽光的感覺,沉穩(wěn)、溫暖、使人心安,有一種雍容華貴又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
從前總是聽人說“君山銀針只是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味道其實很淡。”可是看到這粗壯的芽頭和深沉的香氣,心里油然而生對它味道的期待。
為了品賞君山銀針“三起三落”的奇妙,選擇用玻璃杯來沖泡。根據(jù)前輩的指點,這銀針雖然是明前嫩芽制作,可因為特殊的工藝制成,需要用95度以上的水溫來沖泡,才能充分體現(xiàn)其特點。
溫杯之后,取2.5克干茶投入杯底,用下投法沖泡。開水沿杯壁沖入杯中,茶芽倏然沖上水面,慢慢的茶芽吸水長胖,紛紛下沉。茶葉顏色變?yōu)榈S,葉邊微開,現(xiàn)出一條優(yōu)美弧線,弧線頂端張開小嘴如幼鳥黃喙,或直立杯底,仰天歡鳴;或含珠弄波,起落嬉戲。難怪古人叫它“黃翎毛”和“白鶴茶”,真是形象又生動!幾分鐘后,玩累了的茶精靈們終于在杯底安靜下來,依然整齊矗立,如雨后春筍、如槍戟林立,蔚為壯觀。
為了盡情欣賞拍照,沒能及時品飲。浸泡幾分鐘后,茶湯杏黃透亮富有質(zhì)感,滋味厚重甘醇,口感飽滿,因為浸泡時間長而微苦卻并不澀,苦感也化得很快,從舌尖到舌根層層推進轉(zhuǎn)甜回甘,一直蔓延到咽喉深處,久久不會消失?磥碚嬲咂焚|(zhì)的君山銀針是形美味也美哦!后來我又以高價買到少量某茶葉公司生產(chǎn)的頂級黃茶銀針,與從君山茶場得來的君山銀針對沖,各方面因子品質(zhì)水平一致,但是多了一絲青草氣,少了一份醇正,據(jù)說是悶黃工藝稍欠而致。
品過兩大著名黃茶,我為自己的好茶緣而感到幸福,與綠茶相比,我覺得黃茶更有深度,更有韻味,多了一份神秘和厚重,不容易被人一眼看穿。與此同時,我也在為黃茶的處境感到擔(dān)憂:黃茶比綠茶多了悶黃和熏煙幾道工藝,也相應(yīng)增加了制作成本和失敗的風(fēng)險。所以愿意制作黃茶的茶農(nóng)和廠家越來越少。
盡管我身處產(chǎn)地且與茶界人士交游頗廣,都尋覓了幾年之久才品到正宗的黃茶君山銀針和溈山毛尖,其他更多的愛茶之人自然更加難得品到黃茶的美妙。當(dāng)然是因為產(chǎn)量稀少,好茶難求,更主要的原因是現(xiàn)代人的功利心,追求經(jīng)濟效益而忽視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和傳統(tǒng)茶文化的宣傳推廣,致使消費者甚至一些做茶人不知黃茶竟為何物,使黃茶這中國茶六大茶類中的重要成員面臨市場萎縮、工藝失傳的危險。好在茶界一些有識之士已經(jīng)在致力于傳統(tǒng)工藝的發(fā)掘挽救,真心的祝愿不久的將來,所有愛茶的朋友都可以喝到性價比正常的正宗黃茶。
湖南黃茶尋緣
品味君山銀針、溈山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