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邊茶|黑茶種類
準,10厘米以上的長梗都要揀凈。第三次曬后進行篩分,將粗細分開,分別蒸、踩、扎堆,然后曬千。
⑥曬茶每次扎堆后,茶坯都要攤曬。攤曬厚度6-10厘米,并做到勤翻,力求干度均勻。每次曬后茶坯都要移到室內攤一、二小時,使葉內水分重新分布均勻,方能進行下一次蒸、踩。如茶坯干濕不勻,蒸后含水量也不同,蹬踩時葉片容易破爛。
攤曬干度適當是做好做莊茶的關鍵之一,必須認真掌握好每個工序的干度。根據實驗,第一次曬茶,曬至六到六成半干(含水量25-35%)為宜,第二次曬至七成到七成半干,第三次曬至七成半到八成干,最后一次曬至八成半到九成干,毛茶含水量為10-14%。
莊茶新工藝
這項新工藝是雅安茶廠和蒙山茶場等單位60年代末期共同研究的成果。新工藝的制造工序依次為:蒸青、初揉、初揀、初干、復揉、握堆、復揀、足干。
①蒸青蔗青就是用蒸汽殺青。就是將鮮葉裝入蒸桶,放在沸水鍋上蒸,待蒸汽從蓋口冒出,葉質變軟時即可,時間約8-10分鐘。如在鍋爐蒸汽發(fā)生器上蒸,只要1一2分鐘。
②揉捻揉捻分兩次進行,現已推廣機揉。鮮葉殺青后,趁熱初揉,目的使葉片與茶梗分離,不加壓,揉1-2分鐘即可。揉捻后,茶坯含水量為65一70%,經過初干,使含水量降到32-37%,趁熱進行第二次揉捻,時間約5^-6分鐘,邊揉邊加輕壓,以揉成條形而不破碎為度。
③渥堆渥堆方法有自然握堆和加溫保濕渥堆兩種。
自然渥堆是將揉捻葉趁熱堆積,堆高1.5-2米,堆面用席密蓋,以保持溫濕度。約經2-3天,茶堆面上有熱氣冒出,堆內溫度上升到70℃左右時,應用木叉翻堆一次,將表層堆葉翻入堆心,重新整理成堆。堆溫不能超過80℃,否則,堆葉會燒壞變黑,不堪飲用。
翻堆后,再經過2-3天,堆面又出現水汽凝結的水珠,堆溫再次上升到60-65℃,葉色轉變?yōu)辄S褐色或棕褐色,即為握堆適度,開堆揀去粗梗進行第二次千燥。
加溫保濕握堆是在特建的握堆房中進行的.室內溫度保持65-70℃,相對濕度保持90-95%,空氣流通,在制品的含水量為28%左右.如能具備如此條件,握堆過程只需36-38小時,即可達到要求,不僅時間短,而且握堆質量好,可提高水浸出物總量2%,色、香、味均佳。
④干燥渥堆后的茶坯,含水量在30%以上。而做莊茶含水量要求達到12-14%。所以,渥堆后的茶坯必須經過干燥處理才能達到要求,且能固定品質, 防止變質。
干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初干葉含水量達到32-37%,再干葉含水量為12-14%。一般采用機器千燥。
西路邊茶簡介
西路邊茶簡稱西邊茶,系四川灌縣、北川一帶生產的邊銷茶,用蔑包包裝。灌縣所產的為長方形包,稱方包茶:北川所產的為圓形包,稱圓包茶.現圓包茶已停產,改按方包茶規(guī)格加工。
西邊茶原料比南邊茶更為粗老,以采割1-2年生枝條為原料,是一種最粗老的茶葉.產區(qū)大都實行粗細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細茶之后,再采割邊茶。有的一年刈割一次邊茶,稱為“單季刀”,邊茶產量高,質量也好,但細茶產量較低。
有的兩年采割一次邊茶.稱為“雙季刀”,有利于粗細茶兼收,但邊茶質量較低。有的隔幾年采割一次邊茶,稱為“多季刀”,茶枝粗老,質量差,不能適應產銷要求。
殺青后曬干即可。西路邊茶毛茶色澤枯黃,是壓制“茯磚”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磚的原料茶含梗量約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達60%左右。
四川邊茶
黑茶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