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代女紫砂陶藝名家-蔣蓉
蛙,捕捉其美的本質,吸收糅合到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之中,既形象逼真、可愛天真,又提煉簡化、生動傳神,形成了以她為首的紫砂象形藝術流派——“蔣氏陶藝”。
蔣蓉 大師認為,仿古、模仿、借型、改裝不算創(chuàng)作。制作紫砂花器藝術品,只有從大自然中擷取,才是用之不盡的題材,并且要實地觀察,效法自然,提煉物象精神,將自然之魂與藝術之魂交融,才能有所成就。
蔣蓉 的處女作《荷花茶具》,就是通過采摘實物,入微觀察,凝神靜思才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套茶具以開放的荷花作壺的主體,以花梗作壺把,以卷曲的荷葉作壺嘴,以蓮蓬作蓋。蓋上的“紐”是一只昂首鳴叫、似動非動的小青蛙,紅菱、白藕、荸薺作底腳。
全壺大方得體,拼泥配色,體現了豐富經驗和扎實的傳統(tǒng)功力。以花朵為壺身,以荷葉為杯托,以盛開的荷花為茶杯,構思奇巧;ā⑷~上的道道筋紋逼真,色澤自然明艷,充滿大自然的詩情畫意,顯得生機盎然。還有她的《荷葉蛙聲壺》、《白藕酒具》、《月色蛙蓮壺》、《荷花瓣杯》……都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田野情趣,將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描述得如此生動,實在難得。《荷花茶具》在1956年全國陶瓷工業(yè)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就是對蔣蓉 紫砂壺創(chuàng)新的最好褒獎。
南京藝術學院吳山教授贊美蔣蓉 大師,能運用巧的構思、巧的安排、巧的制作,賦予家鄉(xiāng)宜興的物產以藝術生命,展出的一片濃濃鄉(xiāng)情。
蔣蓉 之藝,具有鮮明的個性:質樸、純凈、含蓄,器如其人,人如其器,既有深厚的傳統(tǒng)基礎,更有新穎的時代精神。蔣蓉 大師勇于突破傳統(tǒng)手法,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創(chuàng)造了不少造型和敷彩新技藝。她能從大處著眼,抓住器皿造型要領,茗壺、酒具之紐、蓋、嘴、把……都能安排得體,無生硬之弊,若自然生成。真是巧奪天工,大家手筆。
蔣蓉 之紫藝敷彩,亦不同一般。善調五色之土,巧配七彩之器,貴在能超自然之色,達藝術理想境界。她善于運用對比、調和、類色、渾暈等多種技法,因題施藝,以彩托題。施彩大膽、多變,并富有寓意,給人以無限的美的享受和廣闊的聯想空間。
例如她的《牡丹壺》,也是繼《荷花茶具》之后又一經典之作。劉禹錫贊頌:“唯有牡丹真國色”,歐陽修則推崇:“天下真花獨牡丹”。詩句的吟詠,撩撥起蔣蓉 的創(chuàng)作熱情。她在觀賞牡丹的同時,參閱著名的《雙鉤牡丹圖》,經過40余天的構思、設計,以牡丹的花為腹、芯為蓋、花梗作嘴、把,制成了一把賞心悅目的《牡丹壺》。這件作品的紫砂泥色運用,獨具匠心,與富麗堂皇的牡丹花一樣傾國傾城。
蔣蓉 有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總是把火熱的愛融入對紫砂藝術的探索和追求之中。在她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棵小草、一株秀竹、一朵鮮花、一只小蟲,都是通人性的。她似乎聽到它們的呼喚,感到它們的脈動,在心靈的共振中躍升著藝術的靈感,通過紫砂壺藝造型,去再現它們的形象之美。
無論是《西瓜壺》、《芒果壺》、《荸薺壺》,還是紫砂文具、果品等陳設藝術品,都洋溢著清新自然,意趣天成的鮮活氣息,演繹了大千世界的萬般風情。蔣蓉 大師從藝70多年的歲月里,揮灑了青春的汗水,也收獲金燦燦的夕陽。先后創(chuàng)作出近200種紫砂新品,自成一派、各臻其妙,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1989年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1993年晉升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中南海的紫光閣、倫敦的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和香港文物館里她的作品引人注目。蔣蓉 的名字也隨著她的壺藝遠播到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我國港、臺地區(qū),這棵櫛風沐雨的“芙蓉”,始終光彩照人。
在蔣蓉 大師生病期間,宜興市政府領導前往看望,要求醫(yī)院積極救治。業(yè)內人士也十分關注,探視者絡繹不絕。只是她偏癱失語,輾轉床弟,再也難現她天真童稚的風趣和燦爛熱情的笑容。近兩年中,她的親屬、弟子、壺迷、壺友和各界人士仍然關心著她。
宜興市文聯主席徐風先生為蔣蓉 大師撰寫了長篇傳記文學《花非花·紫砂藝人蔣蓉 傳》。江蘇省文化廳指定她為“紫砂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蔣蓉 “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2007年2月11日,宜興市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史俊棠等領導將證書和獎杯送到蔣蓉 病床前,她似乎有著靈感,竟睜眼一笑。
蔣蓉 大師踏著春天的腳步,微笑地走了。她那藝術之樹的濃蔭將依然庇佑著熱愛紫砂事業(yè)的晚輩后生。正如中國紫砂收藏家網站敬獻的挽聯:“功著神州芙蓉長在,名垂青史林鳳永存!比藗儗⒂肋h懷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