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背上形成的文化黑茶|黑茶文化
對于喝慣了清淡綠茶的人來說,初嘗黑茶往往難以入口,但是只要堅持長時間飲用,人們就會喜歡上它獨特的濃醇風味。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廣西、山東等地,同時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的喜愛,現(xiàn)在黑茶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依據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名黑茶。它是六大茶類之一,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歷史悠久,以制成緊壓茶邊銷為主,主要產區(qū)為湖南的安化縣、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地。
由于黑茶的原料較粗老,制造過程中往往要堆積發(fā)酵較長時間,所以葉片大多呈現(xiàn)暗褐色,因此被人們稱為“黑茶”。主要品種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廣西六堡散茶等。
黑茶按照產區(qū)的不同和工藝上的差別,又可以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及湖北黑茶。
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中早期。茶馬交易的茶是從綠茶開始的。當時茶馬交易茶的集散地為四川雅安和陜西的漢中,由雅安出發(fā)抵達西藏至少有2~3個月的路程,當時由于沒有遮陽避雨的工具,雨天茶葉常被淋濕,天晴時茶又被曬干,這種干、濕互變過程,使茶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導致發(fā)酵,產生了品質完全不同于起運時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馬背上形成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們就在初制或精制過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產生了黑茶。
最早的湖南黑茶是由湖南安化縣生產的, 安化素有加工煙熏茶的習慣,茶葉通過高溫火焙,色澤變得黑褐油潤,故稱“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發(fā)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種茶葉。2009年,安化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中國最早的黑茶生產地。
清代集黑茶生產工藝之大成而問世的“千兩茶”,被近代人譽為“世界茶王”。現(xiàn)今故宮僅存的一支“千兩茶”已成為無價之寶。
黑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