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茶簡介——第四章 有機茶園病蟲害的控制
性,增強茶園自然生態(tài)調控能力。
(2)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技術措施,加強茶園栽培管理
茶園栽培管理既是茶葉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技術措施,又是害蟲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預防和長期控制害蟲的作用。有機茶園應首先向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復雜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發(fā)展,防止大面積單一種植,以保持較豐富的自然植被,減少病蟲害大發(fā)生的機率。新植茶園應選擇抗病蟲品種。在秋冬季節(jié),適時施用農家肥、漚肥、堆肥、枯餅等有機肥作為基肥,以養(yǎng)護土壤,培育壯樹。在采摘季節(jié)要及時分批多次采摘,可減輕蚜蟲、小綠葉蟬、茶細蛾、茶跗線螨、茶橙癭螨、麗紋象甲等多種危險性病蟲的為害,同時也可惡化這些害蟲的營養(yǎng)條件,破壞害蟲的產卵場所;對有蟲芽葉還要注意重采、強采。秋季如果害蟲多,可適當推遲封園。在農閑季節(jié)可適當中耕,使土壤通風透氣,促進茶樹根系生長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動,破壞地下害蟲的棲息場所,有利于天敵人土覓食;對于茶園惡性雜草可采取人工或機械除草,至于一般雜草不必除草務凈,保留一定數量的雜草有利于天敵棲息,調節(jié)茶園小氣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3)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在自然界,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是長期存在的。充分發(fā)揮并利用天敵對害蟲的自然控制效能則是害蟲生態(tài)調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梢圆捎靡韵路椒ǎ
給天敵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茶園周圍可種植杉、棕、苦楝等防護林和行道樹,或采用茶林間作,幼齡茶園間種綠肥,夏、冬季在茶樹行間鋪草,均可給天敵創(chuàng)造良好的棲息、繁殖場所;在進行茶園耕作、修剪等人為干擾較大的農活時給天敵一個緩沖地帶,減少天敵的損傷。在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簡單的茶園,可設置人工鳥巢,招引和保護大山雀、畫眉、八哥等鳥類進園捕食害蟲。
結合農業(yè)措施保護天敵,茶園修剪、臺刈下來的茶樹枝葉,先集中堆放在茶園附近,讓天敵飛回茶園后再處理;人工采除的害蟲卵塊、蟲苞、護囊等均有不少天敵寄生,宜分別放入寄生峰保護器內或堆放于適當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蠅類等天敵羽化飛回茶園后,再集中處理。
利用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穩(wěn)定、溫濕度適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條件,可將蘇云金桿菌、白僵菌、蟲草菌、多角體病毒等各種有益微生物釋放到茶園中去,使其建立種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建立天敵昆蟲的中間寄主和補充營養(yǎng)基地,部份寄生性天敵昆蟲(寄生蜂、寄生蠅)和捕食性天敵昆蟲(食蚜蠅)羽化后,需吮吸花蜜進行補充營養(yǎng),然后覓找寄主進行產卵繁殖。因此為了延長天敵昆蟲的壽命和增加產卵量,可在茶園周圍種植一些不同時期開花的蜜源植物,作為天敵昆蟲的補充營養(yǎng)基地,同時也可以美化茶園環(huán)境。
(4)采用適當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條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礦物源農藥
利用生物制劑防治茶樹害蟲,如蘇云金桿菌(Bt)制劑防治茶毛蟲、茶黑毒蛾等鱗翅目害蟲,自僵菌防治茶麗紋象甲和假眼小綠葉蟬 ,病毒用于防治茶尺蠖、茶黑毒蛾等鱗翅目幼蟲,真菌制劑防治黑刺粉虱等。
利用昆蟲性信息素和互利素來誘殺和干擾昆蟲的正常行為,在日本已開始利用茶卷葉蛾的性外激素干擾和防治茶卷葉蛾。
利用燈光、色板、糖醋液等誘殺害蟲,目前已開發(fā)的新型殺蟲燈運用了光、波、色、味4種誘殺方式,選用能避天敵習性,而對植食性害蟲有極強的誘殺力的光源、波長、波段來誘殺害蟲。因此對天敵相對安全,可比較有效地用于具有趨光習性的茶園害蟲的防治。
根據有機茶標準可有條件地選擇使用植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如苦楝素、除蟲菊和魚藤酮等均具殺蟲活性,對鱗翅目害蟲和假眼小綠葉蟬 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性農藥對益蟲也有殺傷作用,只是在不得已時才能使用。礦物源農藥如石硫合劑等可用于防治茶葉螨類、小綠葉蟬和茶樹病害,但應嚴格控制在冬季封園等非采茶季節(jié)使用。
[1] [2] 下一頁
3.茶樹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識別 該蟲屬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只經過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成蟲體長3—4毫米,全身黃綠至綠色。卵長約0.8毫米,香蕉形,若蟲除翅尚未形成外,體形與體色與成蟲相似。該蟲以成蟲和若蟲刺吸茶樹嫩梢汁液為害。被害芽梢生長受阻,新芽不發(fā),為害嚴重時幼嫩芽葉呈枯焦狀,無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蟲多棲息于茶叢葉層中,無趨光性,卵產于嫩梢組織中,若蟲怕陽光直射,常棲息在嫩葉背面。
發(fā)生規(guī)律 一年發(fā)生9~12代,以成蟲越冬,翌年早春,成蟲開始取食孕卵,茶樹發(fā)芽后開始產卵繁殖。成蟲有陸續(xù)孕卵和分批產卵習性,尤其是越冬代成蟲的產卵期可長達1個月之久,因此各蟲態(tài)混雜和世代重疊現象十分嚴重。全年一般有兩個發(fā)生高峰,6月份和10月份。成、若蟲在雨天和晨露時不活動,時晴時雨、留養(yǎng)及雜草叢生的茶園有利于該蟲發(fā)生。
防治要點 (1)分批及時采茶或輕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發(fā)展;(2)噴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藥劑進行防治;(3)葉蟬發(fā)生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劑封園。
茶毛蟲
識別 成蟲體長6—13毫米,雌蛾翅淡黃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圓形、集產。幼蟲黃褐色,各節(jié)的背面與側面有8個絨球狀毛瘤,上著生黃色毒毛、雌蛾產卵于老葉背面,幼蟲有群集性,3齡前群集性很強,常數十頭至數百頭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