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蟲害--茶樹臺灣黃毒蛾
學(xué)名 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屬鱗翅目,毒蛾科。別名毛毛蟲、刺毛蟲。分布在臺灣、沖繩等地。 寄主 茶、蘆筍、番茄、玉米、桃、蒲桃、梨、柑桔、番石榴、桑、杏、梅、柿、咖啡等70多種果蔬及其他植物。為害特點 1—2齡幼蟲群集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后分散為害葉、花蕾、花及果實。成蟲群集吸食汁液。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9一12mm,雌蛾較雄蛾大,頭、觸角、胸、前翅均黃色,復(fù)眼圓且赤,前胸背部、前翅內(nèi)緣具黃色密生的細(xì)毛。觸角羽狀,前翅中央從前緣至內(nèi)緣具白色橫帶2條,后翅內(nèi)緣及基部密生淡黃色長毛,腹部末端有橙黃色毛塊。卵球形,初產(chǎn)淺黃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塊呈帶狀,每塊20一80粒,分成2排粘有雌蟲黃色尾毛。幼蟲橙黃色,體長25mm,頭褐色,體節(jié)上有毒毛,背部中央生有赤色縱線;荚诮z質(zhì)及鱗毛之繭內(nèi)。蛹圓錐形,色淺具光澤。繭黃褐色。(見圖左) 生活習(xí)性 臺灣年生8—9代,周年可見各生長期個體。夏季24—34天完成一代,冬季65—83天。卵塊帶狀,20—80粒排列2行,其上附有黃色尾毛。6—7月為發(fā)生盛期,卵期3一19天,幼蟲期13—55天,蛹期8—19天,初孵幼蟲群棲于植株上,3齡后逐漸分散。成蟲有趨光性。防治方法 參見茶毒蛾。